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双燃烧室焚烧炉和余热锅炉,所述双燃烧室焚烧炉包括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所述热解气燃烧室配有一个热解气燃烧器,所述天然气燃烧室配有一个天然气燃烧器,所述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共用一根热烟气输送管,所述热烟气输送管连接至余热锅炉,所述热解气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一次风机,所述一次风机为热解气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设置有水源提供装置。其能够简化工艺流程、节省设备投资、减小占地面积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2715U
申请号:CN202120431594.7U
申请日:2021-02-2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马明亮;魏文荣;时红霞;彭延松;杨恒杰;孙志;任志恒
申请人:Beijing Triump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IPC主号:F23G5-027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
[n0002] 目前,污泥深度处理工艺中常采用蒸汽作为热源,热解工段产生的热解气可作为蒸汽发生系统的燃料,因此污泥深度处理常采用带焚烧炉的余热锅炉和天然气锅炉相结合的工艺,即设置一台以热解气为燃料的带焚烧炉的余热锅炉和一台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天然气锅炉。
[n0003] 焚烧炉以热解气为燃料,燃烧后的热烟气送至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送至分汽缸,天然气锅炉以天然气为燃料,产生的蒸汽送至分汽缸,分汽缸将蒸汽送至各蒸汽使用点,天然气锅炉冷凝器还配有两台循环水泵。
[n0004] 因此现有的相关技术方案中,污泥深度处理工艺中采用带焚烧炉的余热锅炉和天然气锅炉相结合工艺较复杂,设备较多,设备维护量大,两套锅炉系统与分汽缸反馈的压力之间控制过程复杂、易发生安全事故。
[n0005] 为了能够简化工艺流程、节省设备投资、减小占地面积,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双燃烧室焚烧炉和余热锅炉,所述双燃烧室焚烧炉包括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所述热解气燃烧室配有一个热解气燃烧器,所述天然气燃烧室配有一个天然气燃烧器,所述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共用一根热烟气输送管,所述热烟气输送管连接至余热锅炉,所述热解气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一次风机,所述一次风机为热解气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设置有水源提供装置。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合二为一,共同设置在一个双燃烧室焚烧炉内,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设备投资、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共用一根热烟气输送管,将热烟气输送至余热锅炉内,系统控制简单、安全,保证了蒸汽稳定供应和系统稳定运行。
[n0009] 可选的:所述双燃烧室焚烧炉内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将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分隔开。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隔墙,将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分隔开,保证热解气和天然气不会发生相互乱窜。
[n0011] 可选的:所述热解气燃烧室配有一个备用热解气燃烧器。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备用热解气燃烧器的设置可以保证热解气燃烧室内一直有长明火源,以防止热解气燃烧室炉膛温度较低时热解气断火。
[n0013] 可选的:所述余热锅炉的出烟口设置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远离余热锅炉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返烟管,所述返烟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连接至双燃烧室焚烧炉内,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排烟管。
[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余热锅炉内排出的烟气一部分通过返烟管返回到双燃烧室焚烧炉内,进行热量的回收,另一部分烟气通过排烟管排出。
[n0015] 可选的:所述排烟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收尘器,所述收尘器收尘后送至烟气处理系统。
[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尘器对排烟管排出的烟气进行收尘处理,收尘处理后的烟气送至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烟气达标后可以进行排放,使得烟气排放时对大气没有污染。
[n0017] 可选的:所述收尘器包括除尘箱体,所述除尘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布袋除尘器,所述除尘箱体的进口端与排烟管连接,所述除尘箱体的出口端与烟气处理系统连接。
[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从除尘箱体的进口端进入到除尘箱体内的布袋除尘器上,通过布袋除尘器对烟气进行收尘处理,收尘处理后的烟气从除尘箱体的出口端排出,布袋除尘器方便安装且可循环利用。
[n0019] 可选的:所述除尘箱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除尘箱体于其上端的开口位置处铰接有盖板,所述布袋除尘器竖向放置于除尘箱体内。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尘箱体上端的开口设置便于对除尘箱体内的布袋除尘器进行清理,同时也便于安装或拆卸,盖板的设置可以对除尘箱体的上端开口位置处进行密封。
[n0021] 可选的:所述返烟管上设置有循环风机。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风机的设置便于将三通管内的部分烟气引入到双燃烧室焚烧炉内。
[n0023] 可选的:所述水源提供装置包括与自来水管连通的软水处理器、与软水处理器连接的软水水箱以及与软水水箱连接并将软水水箱内的软化水抽入至余热锅炉内的给水泵。
[n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软水处理器对自来水管内的自来水进行软化处理,除祛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通过软水水箱对处理后的软化水进行储存,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水泵进行抽取。
[n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6] 1.将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合二为一,共同设置在一个双燃烧室焚烧炉内,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设备投资、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热解气燃烧室和天然气燃烧室共用一根热烟气输送管,将热烟气输送至余热锅炉内,系统控制简单、安全,保证了蒸汽稳定供应和系统稳定运行;
[n0027] 2.收尘器对排烟管排出的烟气进行收尘处理,收尘处理后的烟气送至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烟气达标后可以进行排放,使得烟气排放时对大气没有污染。
[n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双燃烧室焚烧炉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n0030]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尘箱体的横向剖视图。
[n0031] 图中,1、双燃烧室焚烧炉;11、热解气燃烧室;111、热解气燃烧器;112、备用热解气燃烧器;12、天然气燃烧室;121、天然气燃烧器;13、隔墙;2、余热锅炉;21、出烟管;3、一次风机;4、热烟气输送管;5、分汽缸;61、软水处理器;62、软水水箱;63、给水泵;631、进水管;632、出水管;7、三通管;71、返烟管;711、循环风机;72、排烟管;8、除尘器;81、除尘箱体;811、进口端;812、出口端;813、盖板;82、集尘斗;9、布袋除尘器。
[n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
[n0034] 参照图1、图2,包括双燃烧室焚烧炉1和余热锅炉2,双燃烧室焚烧炉1内包括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在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之间固设有隔墙13,隔墙13竖直设置,隔墙13的上端与双燃烧室焚烧炉1的内顶壁之间间隔设置。
[n0035] 热解气燃烧室11内配有一个热解气燃烧器111和一个备用热解气燃烧器112,热解气燃烧器111和备用热解气燃烧器112上下间隔排列设置,热解气燃烧器111内通入热解气进行燃烧,备用天然气燃烧器112内通入天然气进行燃烧,备用热解气燃烧器112的设置可以保证热解气燃烧室11内一直有长明火源,以防止热解气燃烧室11炉膛温度较低时热解气断火。
[n0036] 在双燃烧室焚烧炉1的外侧设置有一台一次风机3,一次风机3的出风口与热解气燃烧器111连接,一次风机3为热解气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n0037] 参照图1、图2,天然气燃烧室12内配有一个天然气燃烧器121,天然气燃烧器121竖向设置且与隔墙13平行,天然气燃烧器121和备用热解气燃烧器112共用同一根天然气输送管。
[n0038] 参照图1,余热锅炉2设置于双燃烧室焚烧炉1背离一次风机3的一侧,余热锅炉2上端的侧壁开设有进烟口,双燃烧室焚烧炉1上端的侧壁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与进烟口相对设置,排烟口与进烟口之间设置有热烟气输送管4,热烟气输送管4的一端与双燃烧室焚烧炉1的排烟口固定连接,热烟气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余热锅炉2的进烟口固定连接。
[n0039] 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内燃烧后的热烟气汇总到热烟气输送管4内后输送到余热锅炉2内。余热锅炉2的顶部安装有分汽缸5。
[n0040] 参照图1,余热锅炉2配置有水源提供装置,水源提供装置包括软水处理器61、软水水箱62以及给水泵63,软水处理器61、软水水箱62以及给水泵63依次排列设置,外部的自来水管连接至软水处理器61,软水处理器61对自来水管内的水进行处理后送入至软水水箱62内进行储存。给水泵63设置为两台,两台给水泵63并列设置,给水泵63的进水口与软水水箱62下端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进水管631,给水泵63的出水口与余热锅炉2下端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出水管632。给水泵63将软水水箱62内处理后的软化水送入至余热锅炉2内并与热烟气进行换热,换热后产生的热蒸汽送至分汽缸5内,通过分汽缸5将热蒸汽送至各蒸汽使用点。
[n0041] 参照图1,余热锅炉2下端的侧壁开设有出烟口,出烟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烟管21,出烟管21远离余热锅炉2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7,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有返烟管71,返烟管71远离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至双燃烧室焚烧炉1内,在返烟管71上安装有循环风机711。三通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排烟管72。
[n0042] 参照图1,余热锅炉2内换热后的烟气从出烟口排出并进入到出烟管21内,通过三通管7对烟气进行分流,一部分烟气通过返烟管71又返回到双燃烧室焚烧炉1进行热量的回收,另一部分烟气通过排烟管72排出。
[n0043] 参照图1、图3,在排烟管72远离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有收尘器8,收尘器8对排烟管72排出的烟气进行收尘,收尘器8收尘后的烟气送至烟气处理系统。
[n0044] 参照图1、图3,收尘器8包括除尘箱体81,除尘箱体81设置为中空设置的矩形腔体,除尘箱体81靠近排烟管72的一端设置有进口端811,进口端811与排烟管72远离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除尘箱体81与进口端81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出口端812,出口端812出来的烟气送至烟气处理系统。
[n0045] 参照图3,除尘箱体8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布袋除尘器9,多个布袋除尘器9沿除尘箱体81的进口端811到出口端812之间的直线距离上等距排列设置,布袋除尘器9竖直设置。通过布袋除尘器9对进入到除尘箱体81内的烟气进行收尘处理。
[n0046] 参照图1、图3,除尘箱体81的上端开口设置,除尘箱体81于其上端的开口位置处铰接有盖板813,通过打开盖板813,便于对除尘箱体81内的布袋除尘器9进行清理或安装。
[n0047] 除尘箱体81的下端连接有集尘斗82,集尘斗82竖直设置,集尘斗82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集尘斗82的上端与除尘箱体81的下端连接,集尘斗82的下端固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有控制手阀。
[n004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内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汇总到热烟气输送管4内并进入到余热锅炉2内,在余热锅炉2产生的蒸汽送至分汽缸5,通过分汽缸5将蒸汽送至各蒸汽使用点,为了回收热量,余热锅炉2排出的一部分烟气通过返烟管71返回到双燃烧室焚烧炉1内,一部分烟气经除尘箱体81的进口端811进入到除尘箱体81内,通过布袋除尘器9对烟气收尘处理,处理后的烟气从除尘箱体81的的出口端812送出并进入到下一步工序烟气处理系统。
[n004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燃烧室焚烧炉(1)和余热锅炉(2),所述双燃烧室焚烧炉(1)包括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所述热解气燃烧室(11)配有一个热解气燃烧器(111),所述天然气燃烧室(12)配有一个天然气燃烧器(121),所述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共用一根热烟气输送管(4),所述热烟气输送管(4)连接至余热锅炉(2),所述热解气燃烧室(11)的一侧设置有一次风机(3),所述一次风机(3)为热解气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设置有水源提供装置。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燃烧室焚烧炉(1)内设置有隔墙(13),所述隔墙(13)将热解气燃烧室(11)和天然气燃烧室(12)分隔开。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气燃烧室(11)配有一个备用热解气燃烧器(11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出烟口设置有出烟管(21),所述出烟管(21)远离余热锅炉(2)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7),所述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有返烟管(71),所述返烟管(71)远离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至双燃烧室焚烧炉(1)内,所述三通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排烟管(72)。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72)远离三通管(7)的一端连接有收尘器(8),所述收尘器(8)收尘后送至烟气处理系统。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器(8)包括除尘箱体(81),所述除尘箱体(81)的内部设置有布袋除尘器(9),所述除尘箱体(81)的进口端(811)与排烟管(72)连接,所述除尘箱体(81)的出口端(812)与烟气处理系统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体(81)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除尘箱体(81)于其上端的开口位置处铰接有盖板(813),所述布袋除尘器(9)竖向放置于除尘箱体(81)内。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返烟管(71)上设置有循环风机(711)。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提供装置包括与自来水管连通的软水处理器(61)、与软水处理器(61)连接的软水水箱(62)以及与软水水箱(62)连接并将软水水箱(62)内的软化水抽入至余热锅炉(2)内的给水泵(63)。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050793Y|2008-04-23|一种锅炉高效节能除尘预热系统
CN106382646A|2017-02-08|一种锅炉废气利用装置
CN1288386C|2006-12-06|废液焚烧余热锅炉
CN109695880A|2019-04-30|带有净化功能的垃圾发电焚烧炉
CN214332715U|2021-10-01|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
CN201852108U|2011-06-01|适用于发电的生活垃圾立式焚烧炉燃烧系统
CN105546552B|2018-03-20|树脂类危废流化床高温焚烧净化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10925775A|2020-03-27|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105090921B|2017-03-22|一种节能环保蒸汽锅炉
CN206269146U|2017-06-20|辐射管垃圾焚烧炉
CN204460683U|2015-07-08|自除尘翻转炉排生物质燃料火管锅炉
CN204693511U|2015-10-07|一种节能高效环保型回风炉
CN107655010A|2018-02-02|工业废物干馏气化热解处置系统
CN103292334A|2013-09-11|一种定型机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106801861A|2017-06-06|节能环保型蒸汽锅炉
CN211232888U|2020-08-11|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108286711A|2018-07-17|一种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备
CN100491829C|2009-05-27|低能耗垃圾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1021358B|2011-07-06|节能环保无压采暖炉
CN212987154U|2021-04-16|一种加热效率高的余热蒸汽锅炉
CN202757130U|2013-02-27|一种焚烧炉
CN209876953U|2019-12-31|一种蓄热式废气燃烧炉
CN202993238U|2013-06-12|锅炉烟道热量回收节能环保系统
CN212339272U|2021-01-12|一种内设有高温陶瓷膜过滤器组件的余热锅炉
CN210241997U|2020-04-03|一种便于清理的燃气加热炉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31594.7U|CN214332715U|2021-02-27|2021-02-27|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CN202120431594.7U| CN214332715U|2021-02-27|2021-02-27|一种用于污泥深度处理工艺的双燃烧室蒸汽发生系统|
[返回顶部]